通臂拳于明代開始廣泛流傳,清末民初,通臂拳大為昌盛,成為繼太極、形意、八卦之后的第四大內家拳拳種,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省市廣為流傳,是中華武林中的一支奇葩。
張策五行通臂拳是對傳統五行通臂乃至太極拳等多家技藝繼承優秀成果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使通臂拳達到登峰造極之境,成為通臂史上距今最近的一座無人跨越的高峰。此拳既有武當之淵源,又有太極之陰陽,更有通臂之功力,且在實戰搏擊中、在繼承傳統精華之上不斷的發展與創新,博采眾家之長于一身。由于武術門戶之見頗深,所以通臂拳一直秘密流傳相承,至清末民初,張策開始公開授徒,從而使通臂拳得以發揚光大,此拳大為昌盛。張策被世人美譽為“臂圣”、“東方大俠”,在當時的中國聲震朝野。蔣介石國民政府多次聘請其主持南京、北平國術館,出任國術大賽總裁判長。
在幾代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下,張策五行通臂拳日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及武林界朋友的廣泛關注。至今,五行通臂拳仍在臺灣廣為流傳?,F在的臺灣永和市中華通臂拳協會,就是張策弟子香河縣康文盛之子康國良的門人洪涂生創立的。
在2008年舉辦的全國通臂拳交流大賽暨中央電視臺康龍武林大會上,在各路拳家云集的情況下,電視臺明確打出字幕:五行通臂拳,天下無敵!香河選手包攬全國大賽前三名。
目前,我縣不同水平習練通臂拳的不下三千人,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主要代表人物為徐崇武、趙建國等。我縣于2004年正式成立了香河縣武術協會,2006年成立了“張策通臂拳研究會”。2009年6月,五行通臂拳已入選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